礦山機械行業(yè)近幾年的發(fā)展勢頭很強勁,除了市場大環(huán)境的影響,也與礦山機械行業(yè)自身的技術突破有關。目前,礦山機械行業(yè)的老總都有一個寬闊的視野,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不再局限于局域的限制。逐漸走出去的思想一步一步的帶領行業(yè)做大、做強!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。
國外有不少選礦廠,只要礦石性質合適,都盡可能的采取“預選拋廢”的措施,設有預選拋棄的工序。雖然用揀選機預選拋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,但到目前為止,主要還是應用重介質法進行“預選拋廢”。重介質選別鉛鋅礦的拋棄率一般為原礦量的30-40%,美國楊選礦廠的拋棄率高達60%。雖然聯邦德國的梅根鉛鋅選礦廠的拋棄率只達22.8%,據稱經濟上也是合算的。國內鉛鋅礦廠也有重介質預選拋棄的實踐經驗,如柴河鉛鋅選礦廠就曾采用過重介質預選拋廢,只是國內這方面的經驗不多,沒有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。
“多碎少磨”有助于節(jié)能和提高磨礦機生產能力,因此國內外都在研究降低碎礦的最終產品粒度,如調整各段破碎比,充分挖掘粗、中碎的潛力,縮小細碎排礦口;有條件地將現有開路細碎改為閉路細碎:發(fā)展了超細碎機等等。降低磨礦本身的能耗和鋼耗也是近年來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,如研究、推廣應用了磨礦機的角螺旋襯板,研究了磨礦介質的各種材質,幾何形狀等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,對提高磨礦效率,降低能耗和鋼耗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同樣的,圓盤造粒機 、跳汰機 、濕碾機、斗式提升機 、螺旋輸送機 、皮帶輸送機 、真空過濾機 、回轉烘干機等選礦輔助設備的生產,也不能知難而退,突破技術瓶頸,邁向新的發(fā)展方向是王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