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磨礦機產(chǎn)品粒度大于0.3毫米時取大值,反之,取小值。
K4——磨礦機的不同給礦粒度和不同產(chǎn)品粒度差別系數(shù):
(4)
m1——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按新生成的級別(-0.074mm粒級)計算的、在不同給、排粒度條件下相對處理量,查表4;
m2——生產(chǎn)中使用的磨礦按新生成的級別(-0.074mm粒級)計算的、在不同給、排粒度條件下相對處理量,查表4;
1) 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處理量(不包括閉路磨礦的返回礦量)按下式計算:
(5)
式中 Qd——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的處理量,噸/臺·時;
q——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提新生成的級別(-0.074mm粒級)計算的單位處理量,噸/米3·時;
Vd——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有效容積,米3;
βd1——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給礦中小于0.074mm級別的含率,%;
βd2——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產(chǎn)品中小于0.074mm級哵的含率,%。
若無實際生產(chǎn)資料,βd1和βd2可參照表5和表6取值。
2) 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臺數(shù)根據(jù)設計流程的原始給礦量Qa,按公式6計算:
(6)
式中 Qa——設計流程中規(guī)定原始給礦量,噸/時;
Qd——設計中擬選用的磨礦機處理量,由公式5求得,噸/臺·時;
nd——設計擬選用的磨礦機需要臺數(shù),臺。